拜訪先人們 / Visiting Neighbours
昨天下班小睡了午覺,選了之前被牛踏破的圍牆之路上草原上慢步,繞了我覺得很美的草原之林,最後以中社漁港晚霞作結,小走三公里神清氣爽。
今天再看看了一下空照圖,走昨天一直被吸引而偏行的圍牆之路,從圍牆外看了一下氣象園區,繞過機場北端的樹林接回澎34。草原上有很多被牛踏出來的牛路縱橫交通,其實並不難走。一直走到機場的最北端後,明顯看到限制了跑道長度的地形。然後跟著牛路走進樹叢裡,體驗了Bushwalking(剛才查了一下才發現這是澳洲英文)。
機場西面的草原上有大概四到五座獨墓,昨天看了最老的一座是民國46年的榮陽鄭氏。今天第一座看到的,也是離宿舍最近的一座,是民國45年魯國曾氏。繞道機場東面後,本來想說可以接回鄉道了,但看到牛路還是綿延不斷,就繼續走在草地上「串門子」,記一下今天拜訪過的「人家」:基督徒顏氏(1950年,61歲)、清河張門林氏(民國69年)、永春顏氏兩戶(昭和13年、15年)。其他還有穎川陳氏無法辨識,其他墓碑斷倒的就不計其數了。
很特別的是現在望安跟將軍澳的大姓是許和葉(也是鄉長、縣議員的姓),但都沒看到這兩姓的先人。不知道這些族人們都遷移到何處去了。
今天再看看了一下空照圖,走昨天一直被吸引而偏行的圍牆之路,從圍牆外看了一下氣象園區,繞過機場北端的樹林接回澎34。草原上有很多被牛踏出來的牛路縱橫交通,其實並不難走。一直走到機場的最北端後,明顯看到限制了跑道長度的地形。然後跟著牛路走進樹叢裡,體驗了Bushwalking(剛才查了一下才發現這是澳洲英文)。
機場西面的草原上有大概四到五座獨墓,昨天看了最老的一座是民國46年的榮陽鄭氏。今天第一座看到的,也是離宿舍最近的一座,是民國45年魯國曾氏。繞道機場東面後,本來想說可以接回鄉道了,但看到牛路還是綿延不斷,就繼續走在草地上「串門子」,記一下今天拜訪過的「人家」:基督徒顏氏(1950年,61歲)、清河張門林氏(民國69年)、永春顏氏兩戶(昭和13年、15年)。其他還有穎川陳氏無法辨識,其他墓碑斷倒的就不計其數了。
很特別的是現在望安跟將軍澳的大姓是許和葉(也是鄉長、縣議員的姓),但都沒看到這兩姓的先人。不知道這些族人們都遷移到何處去了。
原本要到岩川就接回馬路再往散崎港過去的,但看到牛路還不斷延伸,才會串出這麼多「人家」。真是趟意外的午後散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