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蠵龜的白沙灘
你在找尋綠蠵龜嗎?蛋殼應該都被淘洗成小碎片了吧。你對這個海灘驚豔的程度,可能就跟綠蠵龜媽媽的感動一樣吧。
澎湖望安鄉的沙灘,是適合綠蠵龜產卵的棲地,澎湖良好的地點,更是海龜們在西太平洋迴游時最佳的中繼站。不論是從琉球、香港,還是越南,望安都是綠蠵龜的好去處。在保育中心裡,工作人員做過很多次綠蠵龜的產卵觀察與研究,還在不同的綠蠵龜身上裝過發報器,這才讓我們可以了解海龜洄游的路線與習性。
好了,我們看完展示了,在去沙灘上走走吧!晚上就把沙灘留給海龜。

Dodd served in Ma-kung and Chiang-chun Fishport Inspection Station from November 2007 to June 2008,
and he spent a happy period of life in Peng-hu.
2007年11月起至2008年6月,阿龍在澎湖馬公及將軍南漁港安檢所服役,渡過了一段快樂的澎湖時光。
你在找尋綠蠵龜嗎?蛋殼應該都被淘洗成小碎片了吧。你對這個海灘驚豔的程度,可能就跟綠蠵龜媽媽的感動一樣吧。
Posted by Dodd at 12:56 0 comments
以下這則新聞,雖然和澎湖海巡沒關係,不過分別和「海巡」以及「澎湖」有關係。而且又是一則超載的事情。不過,說真的,面對超載,如果業者願意被罰錢,那麼海巡又有什麼依據把人擋下來呢?
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任何人發現海巡的權力很弱呢?
嘉義澎湖客輪超載危及航安-Yahoo!奇摩新聞
回到臺北,卻一直想著澎湖。在網路上逛著逛著,就發現這篇 地圖會說話 - 村村有漁港 :: PIXNET BLOG :: 以前就看過的文章,當時沒有什麼感覺,現在卻是一陣感慨,這些問題年復一年,仍舊沒有改變。除了漁船數變少,漁民生活更困苦,經濟更加蕭條。
有時候上網抱怨一下,其實是不會有任何改進的。不過我一直相信,只要找到體制內的管道,讓人民意見得到重視,狀況就多多少少可以得到改善。但是誰去做呢?那些處在問體裡的人物,處理事情的邏輯就是找人去講,結果就是每個人都去講一講,而換個人後,就又變了。
員貝嶼位於澎湖東海,因形似一枚貝殼而得名。島上現存百餘戶人家,都是老一代的年長者,青壯身影已難看見。島上最著名的景觀為島嶼後山的「筆墨紙硯」四景,需乘船巡航才能看見奇景之美。
從歧頭港乘船前往員貝嶼,船一入港便見富麗堂皇的「龍興宮」矗立在前。澎湖人以海為生,先天上除了對海洋心存敬畏之外,宗教信仰更是討海人最重視的精神寄託。即便在這座質樸寧靜的小島上,座落在港口前的雄偉廟堂便訴說著澎湖人依海敬天的傳統,讓人看見海洋子民們數百年來的信仰,也看見了在地文化的特色。
員貝嶼地勢之高為澎湖東海諸島之最。登上島嶼高點,環伺東海小島散落海上,別有一番「登員貝而小東海」的視野與遼闊。遊人如果想挑戰自己的腳力,不妨沿著朝南村落一方的陡坡拾級而上,只消走到半山腰回首,便會為腳下櫛比鱗次的紅瓦厝所深深震撼。員貝嶼這座東海小島,無處不透露一著種特殊的寧靜氣息。這裡的山,這裡的坡度,這裡斑駁的牆瓦,這裡一望無際的遼闊海色─幽幽的,彷彿連風都在訴說,有關於這島嶼遙遠的漁村記憶。(攝影/洪榕)
澎湖東海北海:http://884.travel-web.com.tw/
大澎湖旅遊網:http://penghu.travel-web.com.tw/
新聞發稿時間:6/21/2008 5:28:00 PM最後更新時間:6/21/2008 9:21:00 PM
澎湖東海海域島嶼中,有一座全由珊瑚碎屑所組成的無人島嶼「澎澎灘」,近年來不但成為旅人們從事水上活動的新興天堂,島上超過一半的面積更因燕鷗、海鳥的棲息而被規劃為保護區,同樣是鷗鳥們的天堂。
澎澎灘位於澎湖東海海域,坐落於員貝與和鳥嶼之間,為一天然形成的沙灘島嶼。每逢大退潮之際,綿長的沙灘一路延伸和鳥嶼相連,步行便能在兩座島嶼之間往返。
天然形成的沙灘島嶼,在澎湖東海海域中獨一無二,近年來因澎湖東海旅遊風行盛行,澎澎灘便成為地方業者帶領遊客們從事水上活動的熱門地點。碧綠的海水加上綿延沙灘,除了熟為人知的吉貝島水上活動外,遊客們在澎澎灘一樣可以享受新奇而又刺激的水上活動,並在藍天白雲與鄰近小島圍擁下感受無人小島的獨特氣息,彷彿置在國外一般愜意而逍遙。(攝影/洪榕)
澎湖東海北海:http://884.travel-web.com.tw/
大澎湖旅遊網:http://penghu.travel-web.com.tw/2008澎湖島嶼漫遊
新聞發稿時間:6/21/2008 5:38:00 PM最後更新時間:6/21/2008 9:22:00 PM
1992年3月12日,政府將東海三座島嶼─小白沙嶼、錠鉤嶼、雞善嶼列為「玄武岩自然保留區」,規定一般民眾未經申請許可不得登島。三座島嶼除了各自擁有奇異壯麗的玄武岩自質景觀外,同時也是夏季候鳥繁殖棲息的天堂。政府保護玄武岩外同時也保護了這群嬌客的生態,讓世人得以乘船欣賞玄武岩之美外,同時得見鷗鳥飛舞、海上覓食的倩影。
雞善嶼由大雞善與小雞善兩座島嶼所組成,漲潮時兩座島嶼相連,退潮時分乘船可由大小雞善嶼中間的航道經過,近距離欣賞大小雞善嶼不同的地景特色。大雞善嶼東、南、西面可以看見海蝕洞、海蝕溝等地形,小雞善嶼則以稜角分明的六角形柱狀節理為特色,筆直而又高低不同的柱狀玄武岩,矗立於海上外形猶如一座大型的管風琴,令人嘖嘖稱奇。 夏季時分飛來雞善嶼棲息繁衍的燕鷗中,其中尤以紅頭燕鷗為多數。經澎湖縣野鳥學會在此地進行的繫放工作研究顯示,這些紅頭燕鷗遠從澳洲東北方而來,而在澳洲進行的繫放工作同樣發現來自於澎湖的紅頭燕鷗─紅頭燕鷗每年春、秋之際往返澎湖、澳洲之間由此可知。 遊人們來到澎湖東海觀光,搭乘業者的巡航遊程便能飽覽玄武岩地質景觀之美,以及欣賞難得一見的鷗鳥生態。澎湖東海在近年來愈見旅遊價值,除了從事水上活動、休閒漁業體驗外,喜好生態之旅的遊人們更是不能錯過島嶼巡航才能得見的「岩鷗共舞」。(攝影/洪榕) 澎湖東海北海:http://884.travel-web.com.tw/更新日期:2008/06/21 18:00 許展彰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許展彰】
澎湖東海海域共有三座無人島被政府列為「玄武岩自然保留區」,一般民眾未經申請不得登島。三座島嶼分別為湖西鄉的雞善嶼、錠鉤嶼,以及白沙鄉的小白沙嶼。三座無人島除了因特殊玄武岩地形被政府列入保留區之外,島上每年五至九月更是觀賞燕鷗的好時節,搭配業者巡航遊程便能欣賞到海上島嶼奇岩與鷗鳥嬌影,十分難得。
小白沙嶼位於澎湖東海海域,從歧頭港乘船出發向東北行駛,船行至鳥嶼北方便能看見小白沙嶼的身影。島嶼的西南面坐擁長形的白色沙灘,為一典型的沙嘴地形。因沙層厚加上沙量多,早期曾經是鳥嶼地區居民取沙建築的主要來源,後來經政府列入保留區後便禁止開採。
小白沙嶼南邊熔岩台地高約15至20公尺,由東向南延伸約250公尺,發達的柱狀玄武岩景觀便在此顯現。島嶼東岸海崖另有少見的火山頸地形,整座島嶼便由大片白沙、玄武岩地景、燕鷗群交織成動人畫面,是愛好自然景觀與賞鳥客的天堂。據當地居民表示,小白沙嶼在未劃入保留區前常見遊人們在沙灘上做日光浴或是戲水游泳,今日雖然不復見遊人登島嬉戲的畫面,乘船賞遊別有一番自然風景。(攝影)
澎湖東海北海:http://884.travel-web.com.tw/
大澎湖旅遊網:http://penghu.travel-web.com.tw/
2008澎湖島嶼漫遊
澎湖東海諸島上,鳥嶼為最大的有人島,也是旅人們從事東海旅遊必然會前往造訪的島嶼之一。
遊人們前往鳥嶼必需從歧頭港乘船出發,約20分鐘的船程時間便可抵達鳥嶼。船行入港,便能清楚看見這座傳統漁村的港口風貌;空地上許多人家趁著烈日當頭曬魚,島上居民們蹲坐家門前處理漁獲、閒話家常或是搭起桌子圍起方城之戰。近幾年來又因水上活動業者的投入,港口除了漁船外增添許多業者的船隻進出、停泊─說鳥嶼是澎湖東海最熱鬧的一座小島實不為過。
既為澎湖東海旅遊的重鎮,鳥嶼島上的生活機能相對發達。一般遊人來到鳥嶼除了徒步造訪村裡風景外,通常可以選擇在地業者的遊程配合潮汐探訪潮間帶,尋訪大自然蘊藏在鳥嶼後山裡的寶藏,更進一步認識澎湖潮間帶的常見生物、體驗傳統捕魚技法「抱墩」等等。
澎湖東海諸島除了澎澎灘為一沙灘島外,幾乎島島都有特異的玄武岩地質景觀可供遊賞。如果說錠鉤嶼的玄武岩景為澎湖東海之「奇」,那麼鳥嶼後山素有「大峽谷」美稱的柱狀玄武岩壁,當為澎湖東海之「壯」。
想要一覽擁有大峽谷美稱的鳥嶼後山玄武岩群,需要乘船從海上巡航才能看見。鳥嶼後山玄武岩群聳立海上,由下觀上頗有頂天之姿,加上整齊的黝黑節理羅列成群,氣勢磅礡非凡,令人難以忘懷它的壯麗姿態。
傳統的東海漁村小島、廣衾的潮間帶、壯闊的柱狀玄武岩群─澎湖東海最熱鬧的有人島「鳥嶼」,值得規劃東海之旅的遊人細細賞遊。(攝影/洪榕)
澎湖東海北海:http://884.travel-web.com.tw/
大澎湖旅遊網:http://penghu.travel-web.com.tw/
2008澎湖島嶼漫遊
新聞發稿時間:6/21/2008 6:35:00 PM最後更新時間:6/21/2008 9:23:00 PM
更新日期:2008/06/22 11:00 許展彰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許展彰】
旅人來到澎湖,常常會聽到旅遊業者或是在地人提到「南海四島」這麼個名詞。南海四島一般來說,其實指的就是馬公本島以南的有人島「桶盤」、「虎井」、「望安」、「七美」等四座,最常被規劃在同一條離島旅遊動線上,也最為一般的遊客所熟知。南海四島,島島風情不同景致各異其趣,而其中素有「澎湖黃石公園」美譽的桶盤,便是以壯闊的柱狀玄武岩美景名揚國際。
地理位置上,桶盤嶼位於馬公港西南方大約七公里處。島名的由來,因形定義,因為島嶼的形狀看起來像是倒蓋在海面上的的「桶盤」所以得名。桶盤嶼是標準的方山地形,全島高度相當平整,除了島嶼北面是港口外,其餘三面全由柱狀玄武岩所環繞,形成島上最具代表性的地質景觀。
實際觀察到桶盤嶼的柱狀玄武岩,平均巖柱高約20公尺,寬約1至1.5公尺,其中不乏柱徑超過2公尺的巨型石柱,實為澎湖最壯觀的矽質玄武岩石柱群之島。石柱群多呈五角、六角狀,但有趣的是在石柱崖頂的部分,玄武岩因受長年劇烈風化和侵蝕作用,使得巖柱的稜角在作用力的影響下逐漸被磨平消失,變成球狀,外觀上看起來在巖貌的粗獷剛硬之間卻又增添幾分了圓滑的質感,讓人感到容易親近。
除了石柱景觀之外,在桶盤嶼西南方的海蝕平台上有一處退潮時才能得見的火山口,直徑約25公尺,中央凸出一小丘直徑約5公尺,看起猶如一朵盛開在海上蓮花,當地人稱它叫「蓮花座」。這樣的景致只有在退潮時間來到桶盤嶼才能欣賞得到,遊人如果沿著步道走上石柱群的高點,便可以登高一覽蓮花座的全貌,別是一番風景。遊人如果在遊程中乘船行經退潮時分的桶盤嶼,不但可以看見石柱群倒映在海面中形成絕佳壯麗的畫面,同時可以看到蓮花座有如祭壇般鋪設在石柱群之前,形成桶盤嶼經典畫面中的經典。
一般遊客來到桶盤嶼,大多是以搭配業者南海行程中的島嶼巡航或是登島一小時遊覽、拍照。有心想要細細品味桶盤嶼小島風光的遊客,不妨聯絡島上的民宿業者,除了提供住宿之外尚有餐飲服務,雖然一切從簡,卻也是最能夠貼近在地居民生活的一種旅遊方式。(攝影許展彰)
澎湖七美望安:http://883.travel-web.com.tw/
大澎湖旅遊網:http://penghu.travel-web.com.tw/
2008澎湖島嶼漫遊
更新日期:2008/06/22 11:00 許展彰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許展彰】
澎湖南海有一座島嶼,以一段淒美故事為名;澎湖南海有一座島嶼,以坐擁雙心而聞名中外。或許旅人不曾來到澎湖旅遊,都曾聽說過這座島嶼的芳名;而只要是來到澎湖旅遊的旅人,沒有不到這座島嶼一遊的道理。七美嶼─正是這座島嶼的芳名。
七美舊稱「大嶼」,是為澎湖諸多外離島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座島嶼。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倭寇襲島,七位年輕女子在拾柴間受困於倭寇圍擾,為保貞節不惜以身殉節,連袂投井。投井處後來長出七顆奇樹,清香怡人,後人稱之為「香花樹」。
1949年,當時的澎湖縣長劉燕為紀念此段貞烈事蹟,經呈報省府核准後,更名大嶼為「七美」迄今。而後人為表彰紀念七位女子貞潔情操,特立石碑「七美人塚」於井前供人祭拜緬懷。
七美嶼坐擁澎湖南海絕佳的風光景致,除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雙心石滬」之外,多樣且多變的玄武岩地質景觀,從南滬港向東沿著南岸道路行走便能沿途賞遊得到。雙心石滬、發達玄武岩海岸、綺麗海色加上饒富傳說色彩的七美嶼─這裡擁有太多旅人必須親身造訪才能深受感動的理由。(攝影許展彰)
澎湖七美望安:http://883.travel-web.com.tw/
大澎湖旅遊網:http://penghu.travel-web.com.tw/
2008澎湖島嶼漫遊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許展彰】
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位於澎湖東海海域的錠鉤嶼不遑多讓,因獨一無二的奇特玄武岩地形景觀被稱為「海上小桂林」。錠鉤嶼除了是政府劃定澎湖東海三座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的其中一座外,同時也是燕鷗的重要棲息地。
錠鉤嶼位於雞善嶼東南方,因形似船錠而得名。除了小島本體外,還有大小六個嶼礁,全島由緻密的柱狀玄武岩所構成。長年經風化及海蝕作用,形成造型奇特獨立的外貌,猶如海上石林。兩兩海石柱間互不相通,由縫隙觀可得一線天奇景,故錠鉤嶼又美名為「海上小桂林」。
乘船巡航遠看,錠鉤嶼便像極科幻電影中,船行惡水後即將乍現的世外小島。隨船緩緩繞島一周,發現不同角度呈現不同景致,讓人嘆為觀止。不禁想問是什麼樣的力量在此擺放數座石柱,難道是為了看守住什麼樣的海上秘密嗎?東海諸島之「奇」,莫以錠鉤嶼為甚。
拜錠鉤嶼鄰近海洋資源豐富之賜,讓這座島嶼成為燕鷗棲息繁衍的天堂。每年五月至九月期間正鷗鳥至此繁殖的興盛期,搭配業者的巡航遊程便能近距離欣賞這群夏季嬌客的影蹤。島嶼奇岩加上鷗鳥倩影,共譜成造物者最能感動人心的大自然樂章,只要親身看見過此番景致便永難忘懷。
錠鉤嶼目前被劃分為玄武岩自然保留區,未經申請不能登島,只能參加業者的巡航遊程遠觀。時值夏季,正是賞遊澎湖東海諸島、賞鳥的最好時機!(攝影許展彰)
澎湖東海北海:http://884.travel-web.com.tw/
大澎湖旅遊網:http://penghu.travel-web.com.tw/
2008澎湖島嶼漫遊
© Blogger template 'Isolatio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